《请回答1988》里股票配资一览表最新,正峰去寺庙修行那段,真是太有生活气了。
他一副“我这次一定能瘦下来”的认真劲儿,结果刚住进去没几天,就被寺庙的拌饭“拿捏了”。
“拌饭太香了,每天都想再来一碗。”正峰边嚼边说,嘴上念着戒律,筷子却没停。
到出寺那天,体重秤一踩,重了几斤,脸都绿了。
听起来好笑吧?可现实中,真有不少人跟他一样,满怀期待地走进寺庙,想着能来一场“清心减脂”的身心双修,结果不但没瘦,还胖了。
01
最近,寺庙旅游突然火了。
尤其到了夏天,城市太热,大家就爱往山里的寺庙跑。一是凉快,二是想“清净几天”,顺便给身体来个“reset”。
展开剩余83%朋友圈里一搜,好几个朋友都在晒“寺庙食堂”“禅修日常”“素斋打卡”。
有的甚至专门请年假,去寺庙住个一周,声称“断碳水、早睡早起、静心减脂”。
但你问他们效果怎么样?大多数人的答案其实都差不多,“清净是真的,瘦倒不一定,甚至……还胖了。”
怎么回事?寺庙不是该最清淡、最养生、最容易瘦吗?
我们得先看看,寺庙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。
早上四五点钟起床,念经、打坐、绕塔,有些地方还会安排晨练,比如太极、步行绕山,强度其实不高,更多是为了放松身体和安抚心绪。
到了吃饭时间,才是重点。你以为寺庙饮食就是一碗白粥配几根咸菜?那你太低估它了。
现在很多寺庙的斋饭,不仅好吃,而且分量十足。
一大盘拌饭,色彩丰富,红黄绿齐上阵,米饭是主角,配菜有豆腐、花生、蘑菇、胡萝卜、土豆,外加一碗香喷喷的素汤,有的还有甜点和水果。
看起来是素食,但热量可不低。米饭和土豆本身就是高碳水,花生、芝麻这些坚果热量更是惊人,再加点芝麻油、酱油拌拌,那叫一个香。
而且在寺庙吃饭,讲究“不剩饭”“感恩惜福”,很多人不好意思浪费,就会吃得特别干净,甚至还会再来一碗。
还有人分享说,刚开始几天吃得还克制,后来吃上瘾了,觉得每天吃斋饭是件特别开心的事,结果一周下来,腰围没瘦,裤子倒紧了。
02
除了吃得多,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:动得少。
在城市里,大家哪怕不健身,也得上下班通勤,坐地铁走路什么的;但在寺庙里,一天的节奏其实很慢。
上午念经,下午打坐、抄经,偶尔散散步。
别看一天到晚挺忙,其实大多数时间都是静态的,真正消耗热量的运动少之又少。
更别说,一旦你整个人松弛下来,警惕性也下降了。
在家为了瘦身,恨不得每天称体重、算热量、按时打卡健身;但在寺庙,没人催你运动,没人看你吃饭。
你会慢慢对自己说:“算了,这几天就放过自己吧。”于是,一边感叹“好久没这么放松了”,一边碗里的饭又多了两勺。
还有一点,很多人去寺庙,是抱着“我受够了城市的卷,想来这修修身心”的心态来的。
而恰好是这种“逃离”感,其实反而容易让人对减肥这事儿松懈。
“我不是来减肥的,我是来静心的”,“胖点也没关系,心舒服就好”,这些话听起来合理,但对想瘦的人来说,可能就是自我安慰的陷阱。
而且,别看现在大家对“轻断食”“间歇性节食”研究得头头是道,但一旦到了寺庙这种“集体吃饭”的地方,节奏全乱。
别人都打满满一碗饭,你也不好意思盛个半碗;饭点一到,钟一响,大家坐下吃饭,你再讲什么168断食也没人听你解释,只能乖乖开吃。
03
于是,一整套“清心减脂”的计划,最后变成了“吃好喝好睡好”,每天早睡早起,白天静坐抄经,晚上摸摸肚子,感叹一句:“哎呀,好像更圆润了。”
但这是不是说,寺庙不能去了?减脂就别来这儿了?
倒也不是。只是我们得明白,寺庙更适合“修心”,而不是“修身材”。
它的节奏,是让你慢下来,听听自己心里的声音,感受一下生活不那么紧绷是什么感觉;
它的饮食,是为了让你尊重食物、珍惜粮食、体验节制,而不是为了让你减几斤。
如果你真的想在寺庙瘦下来,那可能得自己加戏,每天饭后绕寺快走几圈,吃饭时控制米饭量,别被拌饭的香气迷住双眼。
哪怕这样,也别指望短短几天就能瘦个五六斤,更别把瘦身的希望全压在这几顿斋饭上。
真正的“瘦”,不是体重秤上的数字,而是你能不能从这种慢节奏里,找回对身体的感知,对生活的掌控感。
所以,下次你也想来寺庙“清净减脂”,记得先给自己打个预防针:拌饭是真的香,节奏是真的慢,清净是真的,瘦下来可能还得靠你自己。
但即便如此股票配资一览表最新,也没什么不好。谁说旅行的意义就一定是减重成功?如果你能在寺庙里吃得开心、睡得安稳、哪怕重了几斤,心里却轻了很多,那这趟修行,也不算亏。
发布于:北京市财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